圩塘康乐中心,地处春江镇藻江河东岸一隅。这是全市首家既康复、又养老的福利性机构,双管齐下的独创性为老龄化特点突出的龙城提供着新型养老之探索与服务。这一模式获得了江苏省民政厅领导日前考察时给予的高度评价。
首创四位一体新模式
“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恐怕至今仍盘踞在一批人的脑海。而现实生活却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丁克家族的不断扩容,子女们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当“常回家看看”变成深切的渴望与呼唤时,有多少孩子能有余力细细顾及老人的利益呢?
中医出身、曾在医疗机构工作的顾鼎武,看到了这种落差,决定放弃稳定工作,创办老年人养老福利机构。“我是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做这件事的,家人反对的理由是把老年人送到这里养老,在群众眼里看来,就是子女对老年人的不孝,这种事怎么能有好的前景呢?”
2002年仲夏,在政府的关心下、在好友的支持下,圩塘康乐中心一期工程占地20亩,建筑面积4000多㎡,投入资金700多万元,于2004年4月建成综合大楼,130张床位的养老院顺利开张。随后几年的运行中,老人入住率达到总床位数的95%。数据令家人渐渐改变了想法,开始支持他办好夕阳工程。
2007年5月,顾鼎武又适时开建二期工程,建筑面积达7000多㎡,第二幢大楼六层,设置300多张床位,设施齐全,配有两部电梯、中央空调、传呼系统、24小时供热水;每个房间有卫生间、电视、电话、可随时上网的网络系统,走廊有行人扶手,于2008年7月1日启用。至此,整个工程已投入7000多万元,拥有床位480多张。
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最大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与调整。一期工程侧重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家,而二期工程则把“康复”正式引入了“养老”。
“家人当初的反对并非是毫无道理,事实上只要老人好手好脚,愿意进养老院的人为数廖廖,而要想让老年人进自己办的养老院,那就得增加服务新元素,做到人无我优才行。”顾鼎武有着清晰的思维,作为医生他曾整天与病人打交道,深谙老年人的孤独与苦衷。而来自市、区民政局的信息则表明:圩塘康乐中心集托老、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是新北区第一个民营养老机构,其四位一体模式为全市首创,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
扬康复之优博好评
走进顾鼎武的办公室,室内挂满了锦旗,其中一面特别引人注目,上书:“医德高超、远近闻名”、“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这是江阴市利港镇黄丹村宋炳银赠予的,谈起这两面锦旗还有一段“哑巴讲话”的故事。
在甘肃工作的马才斌,因中风失语,含糊的发音无人听懂,四处求医,花了数十万元,不知吃了多少药,也不知受了多少苦,均未奏效,绝望地认为是治不好的中风后遗症。一次,他回到江阴老家省亲,听说圩塘康乐中心以老年人康复服务为特色,2007年便慕名来到这里。顾鼎武为其精心设计康复治疗方案,配以针灸、推拿、语言康复等综合措施,两个月后,他奇迹般地能讲话了,他与他的家人非常感激,特意送来了两面锦旗以表谢意。
如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往往不注意饮食结构,随之产生的“富贵病”日益增多,加之人到老年,健康走下坡路在所难免。糖尿病就是许多老人晚年难以摆脱的病魔。疾病严重时会出现并发症,有的脚趾溃烂,治不好就要截趾,而截趾只是暂时缓解痛苦,无法治愈。如病情再发展,还要截肢,病人十分痛苦。“对糖尿病人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控制病情,佐以康复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56岁的韩某,既有糖尿病还有心脏病,去年7月还是插着胃管送进康乐中心的。“经过大半年的康复,血糖控制住了,不再需要打胰岛素,口服药也在慢慢减量。值得一提的是,病情稳定后,家人曾将其接回家,请了专职保姆,但后来老人还是执意再回我们这里,毕竟这里的康复水平更有保证,而且不用子女再操心了。”负责五楼床位的梁女士告诉记者。
无论是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病变,抑或是中风行走不便,这些被慢性病折磨的病人,在康乐中心健康状况往往都能到控制与改善,顾鼎武原本名不见经传,如今除常州本地外,江阴、扬中、泰兴、靖江,还有省外、境外人士均有慕名前往者。
上午9点半,200多平米宽大的康复训练房里,几名老人正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着训练。年迈的阿婆坐在木棍插板前,如同小孩子玩积木,原来他们是在训练自己的手、眼协调功能呢。平行杠的作用是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行走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足内外翻的毛病给纠正过来。旁边还有一张电动直立床,“这是用于偏瘫、脑瘫等需要站立训练的患者进行训练的。”
在康乐中心,老人们的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40分钟后吃早饭,8点钟由护理人员量血压,然后陪着老人在楼下转转,有的老人喜欢在康复训练房练练身体,中午11点吃饭,12点至2点午睡,起来后老人喜欢打打纸牌、看看电视,下午4点由护理人员为其洗脸、洗脚,5点半吃晚饭。晚上,老人多以聊天为乐趣,9点前统一睡觉。
留住老人心
这样的事情在康乐中心并不意外:开始时老人身患疾病无人照料,送进养老院多少有点迫于无奈,但一段时间后哪怕身体恢复健康,不少老人思前想后却不愿再回家,而是选择养老院安度晚年。有些老者先是被子女接回了家,随后又坚持回了养老院。
康乐中心用哪些元素拴住老人的心?“我们的服务对象分为几类,收费有所区别。如果不需要护工的,每月交550元生活费即可,如果吃住外加护理的,每月收费850元,这两种类型都是7个人一个房间。占目前入住养老院的绝大部分。如果由两个护工照顾6个老人一间房的,每月收费1500元;由1名护工照顾两人一间房的,每月收费1800元,而单间包一名护工的每月2700元,目前选择单间包房的有10位老人。”负责护理的邵小姐告诉记者。
“我们这里的护理人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持有上岗证明。”小邵很骄傲地谈到。
“那培不培训区别在哪里呢?”记者反问。
“当然不一样,比如说,护工给老人喂饭,就不会呛着,而有些卧床老人太胖,使用便盆时,如果没有经过培训,就算护理人员用尽力气也未必能把老人托起,或者是方法不当导致老人生褥疮,可掌握方法后就可以借用巧力,顺利完成。”
80多岁的李玉珍老人入住已有近5年,“这里住得舒服,吃得又好,虽然是7个人一间房,可房间有53平方米,地方宽敞又亮堂,最重要的是年纪大的人在一起有话说。今年春节,儿子替我请了一个礼拜假,可我过了大年初一就回来了,这里热闹,跟大家都有感情了。”
年过80的汤凤英边指着午餐对记者说:“我几年前进来的时候是109斤,现在是128斤,连媳妇都说我养得好,菜烧得对胃口,像咸粥之类,我们年纪大的人特别喜欢。”
85岁的老人沈盘娣,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已经住了一年多时间。这个豪爽的老人表示,膝下有一女,还有两个外甥女,她们都很孝顺,叫自己到他们家去住。“我不习惯,他们上班了,家中没有人,周围邻居又不相识。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也城市化了,不少地方农民都拆迁入住了公寓楼,这种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方式,老人不喜欢。我想进养老院,女儿和外甥女开始怎么也想不通,讲清道理后,她们就高高兴兴允许我住了进来。这里服务态度好,人多闹热,真开心。”
“采用康复养老并举模式,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大医院虽然技术条件好,但只解决慢性病的病情控制问题,那些控制病情但生活仍然达不到自理的病人,迫切需要一块服务市场。在康乐中心,即便生活完全自理每月只付550元生活费的老人,一旦有头痛脑热都可以随时向中心护理人员提出要求,得到及时周到的照料。同时由于实行康复标准,这里对环境卫生的要求就明显提高,所有老人的房间洁净、明亮,没有半点异味,夏日炎炎人处中央空调之中,一日三餐也有营养师提出指导,服务环境让做子女的都很放心。”
前不久,有位老人在我市某医院做静脉曲张手术,术后精神一直不佳,便来这里康复,护工刘阿姨,将病人身上洗得干干净净,工作人员与他拉家常,从精神上鼓励他,战胜疾病,消除老年人的伤感心理。目前,像这样的老人就有50多人,他们在这里得到精神慰藉,开开心心健康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