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电深度 它以电池容量的百分数表示,标定容量可以从电池外壳上或说明书上获得,电池所能承受的放电容量与其结构有关。绝大多数普通电池有电活性的铅合金板,浸没于稀的电解液中,板可分为普兰特式(纯铅)、涂浆极板式和管式。对于不同的应用,可用不同的合金(如铅钙、铅锑合金)和不一样的厚度来制作板,一般来说,电极板越大,则蓄电池所能承受的充放电程度等的性能就越好。
电池工作有浅循环和深循环之分。浅循环电池较轻,较便宜,但是如果经常超过规定的放电深度则寿命会大大降低。许多密封式电池(即所谓的免维护电池)就是浅循环电池,一般的浅循环电池的放电量不应超过电池容量的25%。独立光伏系统中经常使用的电池是深度循环电池,其极板厚度大,可承受的放电量为其标定容量的80%,绝大多数此类电池是电解液电池,也就是说其极板被电解液所覆盖。电解液的液量需要经常检查,并定期加入蒸馏水以保证电极被电解液完全覆盖。
对于镉镍电池,虽然其价格昂贵但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且可完全放电而不会损坏,电解液不会冻住,也可以省去系统中的控制器。
2.温度校正 蓄电池对温度极为敏感,低温的电池比高温的电池提供的电能要少。一个处于25℃的电池如果以C/20的放电速率进行放电(C为电池标定容量)则可以提供1OO%的能量(电池的标定能量)。而在-20℃时以C/20速率放电只能提供75%的能量,如果放电速率升高到C/5,则其只能输出50%的能量。在同一温度下,放电速率升高则输出能量降低。尽管温度高就可以得到甚至高于额定容量的能量,但是发热温度会减少电池的寿命,所以还是应使蓄电池的工作温度处于室温附近。
3.电池额定容量 即电池在某一特定温度和放电速率下所能产生的最大能
量。当电池用于光伏系统中时,不可能反复达到额定容量,然而额定容量设置了一个基线用以比较电池的性能。需注意的是,如果比较不同电池的额定容量时,需在同一温度下使用相同的放电速度。
4.充电状态(SOC) 为某一时刻电池所剩容量的百分数。它等于用1减去放电深度的百分数。
5.电池寿命 电池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如放电速率、放电深度、循环次数和工作温度等,所以电池寿命很难预测。对于光伏系统来说,很少有铅酸电池的寿命超过15年的,一般是5~10年。镍镉电池在相同的条件下可工作更长时间,在最优化条件下,可稳定地工作1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