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逆变器的专用性以及保持设计的高效率,它需要持续监视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了解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瞬时输出功率。它还需要一个电流控制的反馈环,用于确保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点,以应付多变的高输入。目前,太阳能逆变器已有多种拓扑结构,最常见的是用于单相的半桥、全桥和Heric(Sunways)逆变器,以及用于三相的六脉冲桥和中点钳位(NPC)逆变器;图1所示是这些逆变器的拓扑图(Microsemi图源)。同时,设计还需遵从安全规范,并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快速断开与电网的连接。因此,太阳能逆变器的基本设计标准包括额定电压、容量、效率、电池能效、输出AC电源质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效能、通信特性和安全性。
额定电压:太阳能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把来自光伏面板(有时是经过稳压的DC电压)的可变DC电压转换为AC电压以驱动负载或给电网供电。最常用的单相和三相AC电压分别为120V/220V以及208V/380V;而对工业应用来说,480V也很常见。对选定的逆变器拓扑来说,输出AC电压的范围将决定DC母线电压以及每个半导体开关的额定电压。
容量:它是太阳能逆变器额定功率的另一个说法。该数值在200W(面板集成模块)到数百千瓦之间。容量越大,逆变器的体积越大、价格越高。太阳能逆变器的成本以美元/瓦来衡量。就一个恰到好处的设计而言,确定容量时,必须把浪涌、过载以及连续工作模式等情况考虑在内。
效率:每个太阳能逆变器都有其对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的要求,例如,一个数千瓦系统的典型效率可达95%。基于太阳能阵列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低(约在15%左右)的事实,所以,就以最小的太阳能面板获得最多的输出功率来说,高效逆变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池能力:在逆变器的DC侧加装电池组起着能量缓存器的作用,它能平抑DC电压可能的波动并把负载还未使用的能量存储起来。电池能力的一个优点是当天黑时仍可持续提供能量。任何加装了电池的太阳能逆变器都需要电池控制器,虽然在连接电网的情况一般用不到。
输出功率质量:源于逆变器内在的开关模式特性,其AC输出波形并非理想的正弦波,且通常还包含由脉宽调制(PWM)引入的宽范围高频谐波。对许多电子负载来说,这些谐波有害无益;当并网时,这些谐波成为污染源。尽管有这些谐波,太阳能逆变器依然能够对负载较差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并弱化诸如电压骤降和波动等电源质量问题。一款设计精良的太阳能逆变器应输出近似正弦波并减少引入到电网内不期望的低频成分。
MPPT效能:太阳能面板的输出将遵循电流-电压曲线图中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一系列特性曲线,因此,为获得最大功率输出,需对电压进行动态调节。最大功率点跟踪手法类似获取内燃机最佳效率曲线的作法,其中,扭矩和速度对应电流和电压。过去10年间,开发出若干算法,其中最流行的是通过扰动电压和观察输出的方法。
通信特性:对一个数千瓦的太阳能逆变器来说,构建一个用于监控和数据存储的通信连接很有必要。归功于当今这样一个数字时代,作为一种通用控制器的微处理器(MCU)很适合该功能。
安全性:有两个含义:1.当并网时,需仔细观察波形并在掉电时,立即切断连接;反孤岛保护对此很关键。2.维护和维修时,工作人员应没安全风险。
实现太阳能逆变器的智能控制。设计太阳能逆变器时要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效率和谐波失真。效率可分成两个部分:太阳能的效率和逆变器的效率。逆变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使用的外部元件,而不是控制器;而太阳能的效率与控制器如何控制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有关。每个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最大工作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阵列的温度和光照。MCU必须控制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输出负载,以使阵列的工作功率最大。由于这不是一个数学密集型算法,因此可使用低成本MCU来完成任务。
而要智能化控制谐波失真,则需要更多处理。对于低谐波失真的太阳能逆变器,推荐使用维尔仕太阳能逆变器,它主要供给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即离网系统使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正弦波。可将DC12V,24V ,36V,或48V转换成110V,或220V 50HZ的纯正弦波交流电,其输出的交流电与市电相当,有时甚至要优于市电。 维尔仕太阳能正弦波逆变器完全不用于其它的太阳能逆变器,它的失真度很低,对收音机及通讯设备干扰小,是优质的高性能太阳能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