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现代疾病中一大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带来的危害。目前糖尿病虽然还不能根治,但只要患者医治方法得当,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生活的调理就可以控制,而运动治疗可以说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糖尿病运动治疗好处多.有益于身心健康 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运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身体不断地得以补充新鲜氧气,被称为“绿色疗法”,可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由于运动使体质增强和精神因素好转,二者相得益彰,对防治糖尿病是十分有利的。
1.调节体重 运动治疗可使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体重减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并使减肥的效果更好。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锻炼可使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增加或结合力上升,受体后作用如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糖的利用改善;运动锻炼还可使肌肉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增加。以上结果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防治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糖耐量损害、痛风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
3.改善血脂代谢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改变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防治与糖尿病相关联的其他疾病或并发症 老年人及女性绝经以后常出现骨质疏松,糖尿病可加重骨质疏松,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动,防止骨质疏松加重。运动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因而对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方式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可选择步行(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在众多的运动方式中,最容易做到并能坚持的方法是步行运动,有道是“每天一万步,健身又降糖”。
糖尿病人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酌情制定运动强度。在运动后有微汗、感到轻松愉快、精神放松、食欲及睡眠良好,虽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体力充沛,并且有运动的愿望,那么这样的强度是合适的。
糖尿病友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一定要因人而异,要巡序渐进,持之以恒,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进行大运动量的、激烈的活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要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严重的呼吸费力、胸前压迫感、头晕、眼花、出大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向医生咨询。